作者:劉培洋
在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疊加國內經濟復蘇的背景下,預計2023年宏觀面對鋁價將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在原材料價格未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鋁價成本支撐較強,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除此之外,我們將在2023年重點關注鋁市供需端的兩大變量。
一、上遊運行產能高位運行
根據SMM統計數據顯示,1-11月國內累計電解鋁產量達3663.8萬噸,累計同比增加3.7%。截至12月初,國內電解鋁建成產能至4526萬噸(包含已建成未投產的產能),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4059萬噸。年中以來,先是四川地區因夏季高溫,用電緊缺實施限電限產,緊接著雲南地區因水電不足,實施壓減負荷。在四川復產緩慢爬坡,雲南復產遙遙無期的時候,年底時段貴州再次因電力短缺壓減負荷衝上減產榜單。另外,河南等地區因為成本過高而虧損也出現了階段性的減產。但最終來看,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整體處於近幾年的高位水平。若前述減產產能完全恢復,再疊加新增產能的投放,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有望創出新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內電解鋁產能“天花板”的存在,4100萬噸的運行產能上方繼續上升的空間將越來越小,對市場供應端壓力形成的邊際效應也會逐步減弱;相反,一旦再次出現階段性減產的炒作,就會影響多頭炒作的題材。
二、下遊需求端的重現平衡
終端消費來看,國內鋁的使用佔比最大的為建築領域和交通板塊。2022年,房地產全年仍處於下滑趨勢,對相應的鋁消費需求形成非常大的拖累。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8%;1-11月,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6.5%,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38.9%,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18.4%;1-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3%,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6%;1-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25.7%。另外,進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1-11月,國內出口未鍛造的鋁和鋁材累計613.2萬噸,同比增長21.3%。出口數據的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地產端消費的拖累。
2022年11月以來,房企融資政策“三箭齊發”,相比於前期更加務實,政策更多向房地產企業(尤其是民營房企)融資端傾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提到了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未來,房地產行業一方面要保交樓,穩融資,平抑信用風險;另一方面要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度。雖然當前市場信心得以回升,但市場仍處於築底階段。當前政策發力更多集中在竣工端保交樓等環節,而由竣工到銷售持續回暖,再到房企拿地和新開工積極性的回升,需要一定的周期。而出口方面,俄烏衝突引發的海外供應緊張局勢有所緩解,海外經濟增長回落也會導致訂單出現下滑,因此,預計高位出口將會逐步回落。總的來看,房地產消費的“虧”和出口消費的“盈”的“平衡”正在發生新的改變。
整體來看,在原材料煤炭、氧化鋁等品種未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鋁價成本支撐較強,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預計2023年,市場將重點考慮供需兩端的博弈情況,電解鋁運行產能和需求端復蘇情況將成為關鍵變量,預計鋁價運行區間或為17000-21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