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晚間,萬順新材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盈利2億元-2.2億元,扣非後凈利潤為1.93億元-2.13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萬順新材的業績增勢此前已經顯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2.8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1.63億元,同比增幅超6倍。萬順新材表示,2022年鋁箔下遊市場需求旺盛,加上孫公司安徽中基電池鋁箔產能釋放,帶動鋁加工業務盈利能力明顯提升,推動整體經營業績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萬順新材起步於紙包裝材料業務,2012年通過並購江蘇中基切入鋁箔領域,同年投資設立光電薄膜分公司進入導電膜制造領域,目前已形成紙包裝材料、鋁箔和功能性薄膜“三駕馬車”並行的業務結構,其中鋁箔版塊在下遊需求的強力拉動下,對營收貢獻大;而隨著產能的加速釋放,鋁箔制造成本被迅速攤薄,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上半年,鋁加工業務錄得營收17.86億元,佔上市公司整體營收超6成,版塊毛利率18.32%,較去年同期提升8.25個百分點。
當前,萬順新材下屬子公司江蘇中基鋁箔年產能為8.3 萬噸,以包裝鋁箔為主;孫公司安徽中基主營電池鋁箔,現有產線年產能4萬噸,二期3.2萬噸高精度電子鋁箔生產項目計劃2023年開始投產,另有年產10萬噸動力及儲能電池箔項目正在籌建中。前述項目全部建成後,萬順新材2024年將形成 25.5萬噸鋁箔總產能。為完善鋁加工產業鏈布局,江蘇中基於2022年完成對深圳宇鏘51%股權的收購,切入涂碳箔產業,並設立江蘇宇鏘籌建年產5萬噸新能源涂碳箔項目。
受益於下遊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需求攀升,萬順新材電池鋁箔業務有望持續放量。根據鑫鑼咨詢數據,當前每GWh三元電池需要電池鋁箔300-450噸,每GWh磷酸鐵鋰電池需要電池鋁箔400-600噸。據財通證券研報,鈉離子電池正負極集流體均需要使用鋁箔,需求量翻倍,預計鈉離子電池每GWh需要電池鋁箔850噸。
綜上,財通證券預計 2025 年全球動力電池鋁箔需求大約為 56.53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 37.59%;全球儲能電池鋁箔2025年需求量約在18.01萬噸,年復合增速約為88.75%;鈉離子電池對應電池鋁箔需求量大約在20.61萬噸,2023- 2025年或出現連續翻番。在產品結構方面,未來我國中鋁箔產品比重將不斷放大,總體上向更寬、更薄方向發展。由於電池箔工藝難度高、良率較低、轉產成本較高,傳統鋁箔轉產電池箔意願不足,再加上業內新建產線放量難度較大,未來電池鋁箔仍長期存在供需缺口,頭部企業有望從中優先受益。
憑借良好的產品性能,萬順新材電池鋁箔已成功打入寧德時代、欣旺達、多氟多等多家頭部電池廠供應鏈。今年11月,安徽中基與寧德時代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在2023年-2026 年向後者供應鋰電鋁箔,低供貨量合計32萬噸,公司將根據現有以及在建兩期項目的產能釋放進展逐年提高供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