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世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世鋁網  >  鋁業資訊  >  鋁行業  >  正文

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2023-06-01 09:19:36 來源: 益陽市政府門戶網

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電容器是電子線路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基礎元件,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石之一,隨著下遊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產品快速更新迭代,提升電容器產業能級,推進國產化替代意義重大。為推動我市電容器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基礎條件

我市是“中國鋁電解電容器之鄉”,是全國最大的鋁電解電容器生產制造基地。一是有產業規模。全市現有電容器產業規模工業企業60家,鋁電解電容器約佔國內市場份額的30%,擁有全國單項冠軍、上市公司、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艾華集團,匯聚了安興、安源、萬京源、艾迪奧等骨幹企業,新落地了信維5G產業園等重大項目。二是有創新平臺。全市電容器產業現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共16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4個,各類專利技術700餘項。三是有品牌優勢。益陽鋁電解電容器產業集群先後被評為湖南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電容器企業獲得省級以上品牌達200餘項。

二、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建設制造強市,立足電容器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項目招引、培優扶強為抓手,通過搭平臺、強創新、建載體、優政策,不斷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全市電容器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由小規模分散型向大規模集約型發展,做優做強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努力將益陽市打造成為“世界電容器之都”。

(二)發展目標

1.產業規模穩步壯大。到2025年,全市電容器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佔全國40%以上的鋁電解電容器市場、15%以上的電容器市場,提升5G、新能源汽車、光伏、消費電子領域電容器產品規模,逐步實現高端產品國產化替代。

2.集聚效應顯著增強。到2025年,全市電容器規模工業企業達75家以上,新引進電容器產業鏈“三類500強”企業1家。支持艾華、信維電科2家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年產值超50億元。新培育年產值過5億元企業2家以上、過2億元企業5家以上,推動信維電科、艾迪奧、安興電子等企業逐步上市,壯大鋁電解電容器產業集群。重點推進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產業發展,帶動薄膜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全品類發展。

3.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到2025年,全市電容器產業重點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基本達4%以上,新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產業研究院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個,主持或參與制定標準12項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0家以上,新增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個,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35家、22家、6家以上。

4.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到2025年,全市電容器產業工業互聯網普及率達60%以上,“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10個以上,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10家以上,上雲上平臺企業50家以上,實現企業深度“實數融合”。推動企業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10家(款),實現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精準招商行動。舉辦電容器產業高峰論壇,制定電容器產業專項規劃,組建招商專班,建立產業招商咨詢委員會,開展電容器產業專題招商。發揮電子行業商會作用,圍繞電容器產品需求擴張趨勢開展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緊盯長三角、珠三角重點城市開展駐點招商,上遊重點引進產業鏈原材料電極材料、薄膜材料生產企業,提升近地化配套水平;中遊跟進綠寶石電子、風華高科、法拉電子等國內電容器行業優勢企業,下遊關注工控設備及照明、消費類電子、新能源領域企業,推動產業鏈向應用端延伸和價值鏈高端升級。強力推進“湘商回歸”,整合鄉友資源,發揮產業優勢,打造產業招商良好生態。力爭新簽約投資1億元以上電容器生產項目15個。(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二)實施項目攻堅行動。全力推進電容器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實現新開工項目15個,新投產項目10個,建立重點項目清單,實行清單式、臺賬式管理,為項目提供洽談即服務、簽約即供地、開工即配套、竣工即辦證的“四即”服務。確保2023年艾華新型電容及新材料項目投入試生產,信維5G產業園實現量產,加快釋放新產能。中國電子信息科技園項目在啟動核心區建設的同時導入新項目10個,積極打造新引擎、培育新業態。支持中小企業實施技改擴能,推進轉型升級,力爭一批項目納入市級、省級重大產業項目。(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三)實施科研攻關行動。緊扣國家重大專項、產業鏈布局,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清單,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攻關。加快籌建國家電子設備用電容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電容器重點實驗室、中試平臺、產權交易平臺、技術轉化信息平臺,引導科研成果在益轉化。與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城市學院等科研院所深化產學研合作,建立專家人才庫,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引進領軍人才5人、高精尖缺人才300人、技術工人5000人。盡快籌建電容器產業創新研究院,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實驗、中試、生產孵化支持,著力在電容器關鍵材料、核心設備、主要性能方面開展科研攻關,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為信維電科、艾迪奧實現高端產品國產化替代提供技術支撐。(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四)實施品牌創建行動。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政策和資金支持。完善電容器產業品牌培育清單,按照“三個一批”培育模式創建省級以上品牌50個。支持信維電科衝擊行業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培育艾華富賢、安興電子、艾迪奧等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帶動本土企業在擴大產能的同時向高端應用領域轉型升級,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推動信維電科、艾迪奧、安興電子等企業逐步上市。引導企業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立從產品設計、原材料獲取、生產制造、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制造體係。鼓勵和支持跨行業、跨領域的技術交流合作,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府金融辦,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五)實施數智賦能行動。以5G+電容器智能制造創新孵化中心為載體,完善創業孵化、數字化展示、共享工廠、人才實訓等功能,為電容器企業提供共享用工、共享制造服務,著力解決行業痛點、降低公共成本。持續推進“華為(益陽)電容雲”項目,打造以“10+1+1工程”為主要內容的電容雲工業互聯網平臺,即打造10家數字化工廠、1個設備集中運維服務中心和1個原材料集中採購中心,推動電容器企業提升材料利用率、品質合格率和賬實一致率,縮短產品交貨期,提升人均產能。以“老虎工業雲谷”項目為載體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基於“交易、數據、生態”為新型特徵的數字化服務平臺,提升兩化融合水平,帶動產業鏈50家企業上雲上平臺。(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六)實施要素保障行動。以電容器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為導向,統籌規劃和完善園區水、電、氣、路、訊等基礎配套設施和教育、醫療、居住、商業、休閒等生活配套設施。加快推進龍嶺產業開發區梨園路、月潭路、園藝路、關山路、三醫院南院區、代家洲220千伏變電站、艾華四期項目電力專線等重點項目建設,落實重點項目配套廊道建設。加快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加大土地儲備力度,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即開工”。倡導分布式光伏應用,提升對電容器企業的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大格局,加快申建朝陽保稅物流中心、湖南自貿區協同聯動區,發揮龍橋兩倉作用,建立集群專有共享倉,圍繞產業鏈建立外貿綜合服務中心,提升企業進出口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益陽海關、國網益陽供電公司,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三年行動指揮部,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熊煒任指揮長,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職能部門成立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技術創新、企業服務等工作專班。指揮部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實行緊密型、扁平化管理,踐行一線工作法,確保三年行動出特色、出亮點、出成績。赫山區、資陽區、益陽高新區成立相應工作機構。

(二)強化政策保障。結合貫徹落實《益陽市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試行)》,支持赫山區、資陽區、益陽高新區出臺電容器產業發展專項扶持政策,從財稅、投融資、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品牌創建等方面,加大對電容器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健全工作機制。建立電容器產業“一圖四庫一清單”,對照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每兩個月調度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對重點招商項目、在建產業項目進行跟蹤問效。建立產業專項協調機制,實施問題清單交辦、調度、通報、反饋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對相關縣市區、園區和主要責任單位,加強督查考核,將相關目標任務和問題解決情況按程序納入績效考核內容,並建立切實可行的獎懲機制,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附件:1.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三年行動主要指標分解表

2.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2023年重點任務分解表

附件1

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三年行動主要指標分解表

方向

指  標

2022年

基準值

2023年

目標值

2024年

目標值

2025年

目標值

產業規模

總產值增速(%)

8

10

15

15

規模工業企業數量(家)

60

65

72

78

年產值超50億元企業(家)

0

0

0

2

創新能力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2.56

2.98

3.47

4

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項)

120

150

180

210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家)

31

33

37

40

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家)

14

20

24

28

省級以上創新載體(個)

22

25

28

30

累計主持或參與制修訂標準數量(項)

6

7

10

12

數智賦能

工業互聯網普及率(%)

30

40

50

60

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個)

2

2

3

4

上雲上平臺企業數量(家)

30

40

45

50

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數量(家)

4

6

8

10

“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個)

2

4

8

10

綠色發展

二氧化碳排放量(tce)

符合國家排放量標準

單位工業產值能耗(tce/萬元)

符合國家能耗標準

省級以上綠色工廠(家)

3

4

7

10

開放合作

進出口總額(億元)

3.1

3.5

4

4.5

參加跨區域展會次數(次)

6

9

12

15

產學研合作項目(個)

8

10

14

16

附件2

益陽市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2023年重點任務分解表

任務

目  標

牽頭單位

責任單位

重點推進MLCC產業發展

確保信維5G產業園今年6月實現量產。繼續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全力支持信維電科產品迅速打開市場,助推信維電科躋身華為供應鏈。加強MLCC產業上、下遊企業的招商,拓展MLCC下遊訂單,引進新能源汽車企業。

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精準招商行動

舉辦電容器產業高峰論壇,制定電容器產業專項規劃,開展電容器產業專題招商。新簽約電容器生產項目5個以上。

市商務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項目攻堅行動

確保艾華集團新型電容及新材料項目投入試生產;支持中國電子信息科技園建設,完成投資3億元,新簽約項目10個以上;支持艾迪奧電子、博峰電子項目完成年度建設目標。

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科研攻關行動

啟動國家電子設備用電容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建設;盡快籌建電容器產業創新研究院;重點支持艾華集團與中南大學、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精準對接,建設院士工作站。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品牌創建行動

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政策和資金支持;申報龍嶺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申報省發改委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組織集群企業參加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創建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國、省以上品牌15個;加大信維電科、艾迪奧、安興電子等企業上市培育力度。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府金融辦、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數智賦能行動

加快推進“華為(益陽)電容雲”項目,年內完成6家數字化標桿工廠建設;推動10家以上企業“上雲上平臺”;舉辦一期產業數字化轉型專題培訓班;承辦湖南省“智能制造進園區”活動。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要素保障行動

赫山區加快建設電容器外貿綜合服務中心;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推進代家洲220KV變電站建設;重點支持艾華四期項目加快投產,配合項目用電需求架設電力專線;街坊路建設及公交線路保障到位。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益陽海關、國網益陽供電公司,赫山區人民政府、資陽區人民政府、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責任編輯: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