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從業資格號:F3025190
調研目的簡介
在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的目標推動下,循環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形式。自“十一五”時期開始,我國針對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頒布了一係列政策,大力支持再生鋁行業的發展,2021年在《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再生鋁在2025年達到1150萬噸的年產量目標。我國電解鋁行業自2017年供給側改革後限定產能天花板在4550萬噸左右,目前國內電解鋁建成產能已經逼近天花板上限,在雙碳政策的催化之下,再生鋁有望替代電解鋁成為我國鋁消費的主要供應來源。我國再生鋁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然上遊廢鋁原材料供應卻受制於回收量以及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持續處於偏緊格局,下遊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以及輕量化趨勢之下,再生鋁合金應用場景有望進一步擴大,尤其當前鋁價波動加劇,單邊大幅上漲,但下遊接受度比較差,鋁合金錠企業跟不上價格,期貨套保面臨較大風險。在此背景之下,上海期貨交易所也在積極籌備鋁合金期貨的上市工作,我們建信期貨研發部有色研究小組和湖北業務團隊一起,於4月26日至31日走訪湖北武漢、襄陽、鹹寧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拜訪多家再生鋁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充分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再生鋁行業現狀以及生產經營活動中風險管理需求情況等。
一、雙碳政策支持再生鋁行業發展,上期所籌備鋁合金期貨
再生鋁能耗以及碳排放均遠低於電解鋁。能耗方面,根據SMM數據,理論上生產1噸再生鋁能耗僅為原鋁的5%;碳排放方面,根據《鋁行業規範》及《綜合能耗計算通則》,單噸再生鋁生產需消耗標準煤130千克,折合電耗量約1058Kwh,理論上對應碳排放為0.23噸,排碳量為鋁電解環節的2.05%。一方面再生鋁可直接規避鋁電解對電能消耗,另一方面可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實現廢鋁回收價值。
在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的目標推動下,循環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形式。自“十一五”時期開始,我國針對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頒布了一係列政策,大力支持再生鋁行業的發展,2020年9月我國宣布雙碳目標,電解鋁行業碳排量和能耗均較高,因此也是是節能減排治理的關鍵行業之一,2021年在《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再生鋁在2025年達到1150萬噸的年產量目標。
二、大型企業訂單飽滿,但行業整體開工率偏低
廢鋁是再生鋁行業的主要原材料,常見廢鋁種類涵蓋6063型材舊料、生/熟鋁、易拉罐料、汽車輪轂、破碎鋁等,折扣係數在12%-38%區間。不同廢鋁原料折扣係數差異核心在於國內回收企業普遍可實現收得率不同。根據鋁道網統計測算,生鋁廢料含鋁量低於98%且雜質較多,熟鋁為含鋁量98%以上廢料,普遍具備抗腐蝕及硬度大優勢。
廢鋁除了供再生鋁企業用於生產鋁合金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規模化生產的用途,因此廢鋁行業對再生鋁行業具有一定依賴性。與此同時,由於再生鋁合金在生產成本上的優勢,凡是再生鋁合金廣泛生產的產品,很少會再用原鋁合金生產。基於這樣一種上下遊相互依賴的關係,長期來看,廢鋁價格與鋁合金價格之間能夠保持一定的價差。
由於廢鋁不存在標準化產品,也不存在全國性市場報價,因此這裏我們選取廣東佛山南海有色市場對破碎生鋁 (91%-93%)的市場報價作為廢鋁價格與ADC12市場價格走勢進行對比,以供參考。可以看到,長期以來,ADC12與破碎生鋁(91%-93%)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基本保持一致,即再生鋁的主要原材料與產品之間保持一定的價差關係。
我國再生鋁行業準入門檻比較低,因此呈現為小而分散的特徵,行業集中度偏低,產能總體過剩,市場過卷。根據阿拉丁統計,我國現有400多家再生鋁生產企業,行業排名前六家企業產能佔比不足30%。且由於再生鋁產能遠大於廢鋁供應量,因此廢料供給時常難以確保,再生鋁行業開工率中樞長期維持在55%的低位。根據此次調研顯示,在近期鋁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成品合金錠價格漲幅並不多,導致多數鋁合金錠企業產能縮減嚴重,不過這種縮減主要體現在中小型企業上,此次我們在華中地區調研的鋁合金企業均為業內龍頭,下遊訂單飽滿,開工率維持在90%以上的高位水平。但就全國整體而言,目前鋁合金錠企業開工率不足50%,利潤大幅下滑。
三、廢鋁報廢高峰期仍需等待,供應緊張格局料延續
再生鋁指的是用廢舊鋁或含鋁的廢料經重新熔化提煉而得到的鋁金屬,其原料一般分為新廢鋁和舊廢鋁。新廢鋁來自鋁產品使用前生產環節,包括邊角料、報廢品及切屑等,新廢鋁主要被生產商自行回收,熔煉成原牌號合金,實際社會流動較少,因此一般不納入廢鋁的生產統計;舊廢鋁來自經消費後從社會上回收的鋁制品,主要包括運輸行業、包裝業、工程電纜等。
在我國,交通運輸、建築、包裝是廢鋁的主要來源。建築業方面,雖然建築鋁型材佔比很大,但考慮相應的報廢周期,短期成長性相對有限。包裝業方面,目前我國易拉罐的回收率已高達99%,考慮到包裝行業較短的回收周期以及較高的回收率,包裝業廢鋁回收量的增量空間有限。交運行業方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我國汽車銷量從2000年的209萬輛增長到2023年的3009.4萬輛,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2.3%,保有數量可觀。
此前,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的計算,我國本世紀以來投入使用的鋁產品預期壽命在15年-18年,到2020年,本世紀初消費的鋁產品開始進入報廢期,不過,通過此次調研走訪了解,再生鋁企業對廢鋁回收迎來高峰的時點判斷比較保守,多數認為廢鋁供應緊張的局面還會持續數年,並非理論上測算的2020年前後。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雖然說我國本世紀初開始加快工業化進程,但是早年間國內汽車的含鋁量也並不高;另一方面,2008年之後國內才開始加大各類投資建設,因此報廢高峰期仍需等待,所以廢鋁供應短期沒有那麼樂觀。
四、汽車報廢將迎來高峰,資源回收企業擁有廣泛應用前景
自“十一五”時期開始,我國針對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頒布了一係列政策,大力支持再生鋁行業的發展,2021年在《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再生鋁在2025年達到1150萬噸的年產量目標。我國電解鋁行業自2017年供給側改革後限定產能天花板在4550萬噸左右,目前國內電解鋁建成產能已經逼近天花板上限,在雙碳政策的催化之下,再生鋁有望替代電解鋁成為我國鋁消費的主要供應來源。
另一方面,我國的資源回收體係也在不斷完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推進計劃》、《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等政策法規將廢舊金屬回收體係的完善作為主要任務之一,要求利用、規範和整合現有廢舊有色金屬回收渠道、加快廢舊有色金屬規範化交易和集中處理,逐步在全國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再生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體係。隨著循環經濟的大力推廣,廢鋁回收係統將更加高效,廢鋁分選能力將逐漸提高,從而有利於提高廢鋁的利用效率和再生鋁產品的品質。
1、汽車報廢將迎來高峰期,廢鋁供應增長
根據數據統計,2023年我國廢鋁回收量約為840萬噸,其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包裝的佔比分別為41%、34%、21%。而根據鋁材使用壽命,建築用鋁壽命在40-60年,交運運輸工具使用壽命在10-20年,包裝使用壽命一般在1-2年。可以看出,建築行業廢鋁回收量佔比最高,但建築用鋁壽命也是最久的,考慮到我國已經走過了城市更新大拆大建的時期,建築廢料供應預計難以在中短期內大量釋放;包裝業中,鋁罐箔可以在一年內迅速進入循環,是目前廢鋁供給的主力,但其增速受限於消費端,未來大概率將穩定在2%-3%之間,且目前回收率已經穩居在85%的高位,因此預計包裝行業廢鋁回收量將保持平穩增長。
交運行業廢鋁回收量佔比高達34%,雖總量不及建築用鋁,但使用壽命只有建築行業的1/3。自2000年起,我國汽車銷量開始迅猛增長,並於2010年增速達峰,根據累計保有量與使用壽命計算,中期內廢鋁供給增量將主要來自汽車行業。此外,根據上海鋼聯數據,目前中國汽車和輕卡產生的廢鋁中,回收的比例達到87%,相較於日韓等國的95%以上,仍有提升空間。根據調研了解,汽車上可拆解的鋁主要包括發動機的缸體缸蓋、活塞等零部件,當前可拆解汽車仍然以燃油車為主,考慮到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卷嚴重,產品更新替代加快,其報廢周期或將遠小於燃油車,因此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將看到新能源汽車陸陸續續進入汽車拆解市場,不斷增加汽車廢鋁回收量。綜合分析,我們認為遠期國內廢鋁回收高峰的主要增量將來自於汽車行業,即我國將迎來汽車報廢高峰,汽車廢鋁大概率成為廢鋁回收的主要增量。
廢鋁是再生鋁企業的主要原材料,廢鋁的材料成本也是再生鋁合金企業的主要生產成本,未來隨著國內廢鋁的社會保有量不斷增長,有助於降低廢鋁的材料成本,擴大再生鋁行業的盈利空間。
2、我國資源回收體係不斷完善
《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推進計劃》、《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等政策法規將廢舊金屬回收體係的完善作為主要任務之一,要求利用、規範和整合現有廢舊有色金屬回收渠道、加快廢舊有色金屬規範化交易和集中處理,逐步在全國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再生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體係。隨著循環經濟的大力推廣,廢鋁回收係統將更加高效,廢鋁分選能力將逐漸提高,從而有利於提高廢鋁的利用效率和再生鋁產品的品質。
3、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再生鋁合金使用比例將有較大提升空間
同樣,汽車也是再生鋁消費量最大的下遊行業。根據安泰科統計,汽車行業佔到再生鋁消費量的60%以上。
全球汽車行業節能減排政策的逐步趨嚴,節能環保已成為車企共識。輕量化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汽車節能減排途徑,在滿足汽車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的條件下實現汽車減重。目前主流的減碳途徑有兩條,一是使用低碳排可再生能源生產, 比如可再生能源電解鋁可減少約70%的碳排放量;二是加大再生鋁的使用比例,比原鋁生產可減少近90%碳排放。
盡管早期國內新能源汽車多用傳統原鋁,對再生鋁合金行業造成一定衝擊,但我們認為,在綠色、低碳發展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車將越來越多使用再生鋁合金,同時在汽車輕量化的發展下,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再生鋁合金使用空間將有極大提高。後續隨著國內回收體係逐漸完善、相關技術升級,再生鋁保級利用將進一步得到發展,有助於提高廢鋁經濟效益及實現雙碳目標。
敺桐縑�醌銝��醌嚗𡁜�鈭�
�鍂敺桐縑�醌��譍�𣬚輕��嚗𣬚�孵稬�𢰧銝�
閫� 繚繚繚 ��厰僼嚗��鈭怨秐憟賢�见�峕�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