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工信廳發布2024年亮點工作和2025年工作安排。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
加強制造業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建設。一是持續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梯度培育工程。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包頭稀土新材料集群、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集群,積極參與國家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培優做大鋁基新材料、先進合金材料、晶硅光伏材料、風電裝備、精細化工、綠色智算、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集群;遴選儲備若幹新的自治區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前謀劃下一輪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二是全面加強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建設。組織開展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行動,“一鏈一策”統籌推進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應用推廣、優質企業培育,提升產業鏈上下遊協作配套、規模化發展水平。三是加快完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培育機制。加強行業協會、促進會和鏈主企業培育,健全完善管理辦法,推動尚未成立促進會的產業鏈盡快完成組建,更好發揮各類行業協會、產業鏈促進會在協同創新、技術推廣、產需對接、精準招商、行業自律等方面的關鍵作用。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持續推進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品牌建設,全面激活傳統產業發展動能。一是縱深推進鐵合金行業規模化整合,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新增鐵合金產能重點向烏蘭察布、錫盟南部等優勢區域集中集聚,大幅提高綠電消納比例,提升餘熱、餘壓、餘氣及廢渣綜合利用水平,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鐵合金生產基地。二是有條件、有序承接國內電解鋁產能轉移,做大包頭、通遼鋁產業基地規模,支持錫盟等地加快承接魏橋、錦江等電解鋁產能轉移步伐,推動鄂爾多斯新基地建設,持續做大鋁基新材料產業,爭取國家給予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差別化政策支持,打造全國最具競爭力的電解鋁及鋁後加工產業基地。三是按照以化促焦原則,支持建設烏海及周邊地區、上海廟、清水河、巴彥淖爾等焦化全產業鏈一體化基地,加快現有焦化企業整合重組,推動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副產品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全面完成烏海及周邊地區焦化整改任務。四是依托現有氯鹼化工、煤(焦)化工等上遊產能優勢,大力發展煤基生物可降解、高性能纖維等先進化工材料產業,推動向烏海、鄂爾多斯、阿拉善等優勢地區集中集聚,持續提升傳統化工產業發展能級。五是加快推動乳、肉、絨、玉米、馬鈴薯等農畜產品加工業多元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培優做強呼和浩特國家乳制品集群,打造更多牛羊肉區域公用品牌,大力支持皮毛產業發展,提升羊絨品牌影響力,促進食品加工園區、片區集中集約發展。
加快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一是推動兩個“雙控”轉變提速提效。組織開展全區工業領域公益性碳排放診斷評估,對鋼鐵、有色、化工、電子、建材等碳排放重點行業、企業及產品進行摸底,全面構建符合我區工業發展實際的碳排放管理、企業碳效評價體係,與全國同步建立碳標識認證制度,開展工業碳排放分析、監控、預警、評價管理。用足用好綠電供給優勢,加快零碳、低碳園區建設,制定出臺2.0版本建設標準。二是加大工業節能節水攻堅力度。對標能耗標桿水平和水效先進值,推動工業節能節水技術改造全覆蓋。修訂更新節能節水地方標準,發布2025內蒙古綠色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加快先進節能節水技術推廣應用。認真組織開展工業領域節水行動,加力創建一批節水型企業和園區,打造更多節水標桿及水效領跑者示範企業。今後新建工業項目水效不得低於國家行業用水先進值。三是優化綠色制造和服務體係,加大綠色制造梯次培育力度,積極引育一批綠色轉型服務商,在重點工業行業普遍開展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創建,推動更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上升為國家級。四是提升工業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水平。研究制定支持工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相關政策,加快推動粉煤灰、煤矸石、冶煉渣等傳統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重點推進鄂爾多斯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健全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廢舊鋰電池等新型工業固廢回收利用體係;大力培育一批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創建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壯大綠色低碳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