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科技大學、河南省科學院、鄭州輕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武漢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中冶有色技術平臺主辦,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河南省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科學院材料研究所、高端裝備極端制造技術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全國有色金屬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交流大會”將於2025年7月16-18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召開。
本次會議將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國家相關政策和技術水平的發展作專題報告。歡迎全國從事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等專家學者、一線青年科技人員;企業研發和生產技術骨幹;上下遊用戶代表及科技管理人員參加會議。
組織結構
主辦單位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省科學院
鄭州輕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洛陽理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鄭州大學
中冶有色技術平臺
協辦單位
黃河科技學院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
材料精密結構焊接與連接全國重點實驗室
鎂基材料深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汽車輕量化材料及連接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綠色建築材料制造與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
山西省有色金屬液態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防科技工業大型構件焊接技術創新中心
承辦單位
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河南省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科學院材料研究所
高端裝備極端制造技術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
中冶有色技術平臺、中冶有色網、中國有色網、世鋁網、中國有色金屬智庫、《熱加工工藝》、《中國材料進展》、研蔻?視頻 、研貿?有色、慧博士?科研、技術蜂等
大會組委會
大會主席
曹亦俊 河南科技大學 副校長
宋克興 河南省科學院 黨委書記/執行院長
魏世忠 鄭州輕工業大學 校長
盧志文 洛陽理工學院 黨委書記
陳玉華 南昌航空大學 副校長
肖艷秋 鄭州輕工業大學 副校長
上官林建 洛陽理工學院 副校長
共同主席
曲選輝 北京科技大學 教授
張一敏 武漢科技大學 教授
何 鵬 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
張治民 中北大學 教授
石 玗 蘭州理工大學 教授
張國賞 河南省科學院材料研究所 教授
趙紅亮 鄭州大學 教授
執行主席
張 毅 河南科技大學 教授
張柯柯 河南科技大學 教授
劉建秀 黃河科技學院 教授
鐘素娟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 研究員
執行副主席
皇 濤 河南科技大學 教授
秦 建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國重點實驗 高級工程師
學術委員會成員(按首字母排序)
卞華康、曹 軍、查小琴、常雲峰、陳書錦、陳玉勇、鄧坤坤、丁朝剛、丁雨田、杜 冰、杜開平、範海洋、付雲龍、高正源、郭 鵬、韓建超、郝用興、胡建華、賈 智、蔣 鵬、蔣文明、靳常青、李向明、梁忠偉、林巧力、劉 華、魯輝虎、路全彬、米國發、彭 建、齊樂華、錢東升、秦 建、石文超、田 邊、王金鳳、王善林、王玉敏、吳國華、徐 傑、魏秋平、薛 勇、閆釗鳴、遊小剛、餘申衛、張 平、張賀新、張洪濤、張 鵬、張士宏、張 悅、趙 熹、趙冬冬、趙 飛、趙富強、趙國群、趙宇宏、朱 明、朱 江、朱 強、朱艷春
會議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
2025年7月16-18日
會議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酒店地址請詳詢會務組)
會議內容
包括但不限於
(一):有色金屬材料設計與制備技術
分會主席:
米國發 河南理工大學 教授
曹 軍 河南理工大學 教授
李向明 昆明理工大學 教授
趙 飛 貴州大學 教授
分會召集人:
張賀新 哈爾濱工程大學 副教授
主題方向:
新型有色金屬合金設計
先進熔煉與鑄造技術
粉末冶金與快速凝固技術
(二):塑性成形工藝與裝備
分會主席:
張士宏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研究員
錢東升 武漢理工大學 教授
薛 勇 中北大學 教授
劉 華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員
張 鵬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教授
徐 傑 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
鄧坤坤 太原理工大學 教授
杜 冰 燕山大學 教授
分會召集人:
閆釗鳴 中北大學 副教授
胡建華 太原科技大學 副教授
朱 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副教授
丁朝剛 哈爾濱工業大學 副教授
朱 明 蘭州理工大學 教授
主題方向:
軋制、擠壓、鍛造、衝壓等塑性成形工藝優化
精密塑性成形技術(微成形、超塑性成形)
多場耦合成形技術(熱-力-磁耦合)
智能化成形裝備與在線監測技術
(三):有色金屬材料連接與焊接
分會主席:
張洪濤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教授
卞華康 上海大學 教授
陳書錦 江蘇科技大學 教授
主題方向:
激光-電弧復合焊提升銅、鋁的熔深和效率
AI實時監控熔池狀態,優化參數
無鎘釬料、低溫連接工藝
鈦合金電子束熔絲沉積(EBAM)一體化成型
連接技術(攪拌摩擦焊、激光焊、鉚接)與結構優化
(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
分會主席:
張 平 廣東海洋大學 教授
高正源 重慶交通大學 教授
魯輝虎 中北大學 教授
蔣 鵬 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研究員
杜開平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正高級工程師
賈 智 蘭州理工大學 教授
主題方向:
有色金屬材料的熱處理工藝與組織性能調控
表面改性技術(噴涂、鍍層、陽極氧化、微弧氧化)
抗腐蝕、耐磨及功能性表面處理
綠色表面工程技術發展
(五):輕量化材料加工技術
分會主席:
吳國華 上海交通大學 教授
王金鳳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教授
趙 熹 中北大學 教授
朱艷春 太原科技大學 教授
韓建超 太原理工大學 教授
趙富強 太原科技大學 教授
彭 建 重慶大學 教授
主題方向:
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輕量化成形技術
薄壁件、復雜結構件的成形工藝創新
輕量化材料在汽車、航空航天中的應用案例
(六):復合材料與多材料成形
分會主席:
趙冬冬 天津大學 教授
範海洋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教授
蔣文明 華中科技大學 教授
王玉敏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研究員
魏秋平 中南大學 教授
分會召集人:
石文超 合肥工業大學 副研究員
主題方向:
金屬基復合材料(MMC)的制備與成形
層狀復合材料的軋制與擴散連接技術
金屬-非金屬復合結構加工(如鋁-碳纖維)
多材料界面行為與性能表徵
(七):精密成形與微納制造
分會主席:
田 邊 西安交通大學 教授
主題方向:
微尺度成形技術(微衝壓、微鑄造)
超精密加工與微結構制造
納米金屬材料的成形與功能化
MEMS器件中的金屬微加工技術
(八):智能制造與數字化技術
分會主席:
趙國群 山東大學 教授
郝用興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教授
查小琴 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教授
梁忠偉 廣州大學 教授
主題方向:
加工成形過程的數值模擬與倣真(有限元分析、多尺度建模)
工業4.0與智能工廠在金屬加工中的應用
數字孿生、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驅動的工藝優化
在線檢測與質量控制技術
(九):綠色制造與循環利用
分會主席:
遊小剛 鄭州大學 研究員
主題方向:
有色金屬低碳冶金材料制備技術
廢料回收與再生利用工藝
低碳成形工藝與生命周期評估(LCA)
冶金材料一體化制備短流程新工藝
環保型潤滑劑與加工介質的開發
(十):應用與產業化
主題方向:
航空航天領域(鈦合金機身、高溫合金葉片)
汽車領域(鋁合金車身、鎂合金輪轂)
電子與醫療領域(銅合金引線框架、生物醫用鈦合金)
能源領域(鋰/鈉電池集流體、核用鋯合金)
(十一):國際前沿與跨學科分會
分會主席:
靳常青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
主題方向:
極端環境材料加工技術(超高溫、超低溫)
倣生材料設計與成形
金屬材料基因工程與高通量實驗
跨學科交叉(如金屬生物材料、柔性電子金屬化)
(十二)新型綠色釬焊技術及應用
分會主席:
路全彬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正高級工程師
郭 鵬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林巧力 蘭州理工大學 教授
分會召集人:
常雲峰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工程師
主題方向:
金屬/陶瓷直接釬焊
綠色液相輔助釬焊
薄膜自蔓延反應釬焊
徵文說明
1.本次會議將面向全國徵集與會議主題相關的論文,同時歡迎國外機構與專家投稿,論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費,收到的論文入編會議文集;
2.論文請發送E-mail到:gmcl@china-mcc.com,來稿截止日期在2025年6月30日,出版日期在2025年7月16日。(詳情登錄:中冶有色網)。
3.歡迎各相關單位申請聯合主辦、協辦本次大會及承辦相關分會場。
4.會場設置多媒體設備,請做學術交流的領導和代表準備好 PPT 講稿, 提前十天交給會務組,以便會議交流;
5.為推進我國有色金屬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的科技進步、產業發展及 推廣應用,歡迎國內外有關公司及機構支持、讚助本次會議。我們將以在會議文集上刊登廣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形式宣傳支持、讚助單位,為支持、讚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的良機。
關於會議說明與其它
1.會議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負責會務工作。會議代表收取注冊費2500元/人,學生收取注冊費1500元/人。
2.食宿安排:交通食宿安排:會議推薦酒店入住,或代表自行選擇會場周邊酒店入住,會議期間統一安排用餐,交通及食宿費用自理;
3.收款賬戶:
戶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右安門支行
賬 號:1100 1071 6000 5300 3870
注:匯款時請注明 材料加工-姓名-單位名稱
組委會聯係方式
聯係人:高敏
手機:13810471842(微信同號)
電話:010-88793500轉802
傳真:010-88796961
郵箱:gmcl@china-mcc.com
網址:www.china-m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