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世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世鋁網  >  鋁業資訊  >  鋁行業  >  正文

關於公開徵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2024-09-10 08:25:38 來源: 生態環境部

  為加快推進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以下簡稱擴圍)工作,生態環境部參照發電行業成熟的建設管理經驗,在擴圍專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編制形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等材料可登錄我部網站http://www.mee.gov.cn/ “意見徵集”欄目檢索查閱)。

  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意見請書面反饋我部(電子版材料請同時發至聯係人郵箱)。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4年9月19日。

  聯係人:應對氣候變化司 牟瑛、曹園樹

  電話:(010)65645635

  電子郵箱:climate_china@mee.gov.cn

  郵件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2號

  郵編:100006

  附件:

  1.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

  2.《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3.反饋意見格式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4年9月8日

  (此件社會公開)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 徵 求 意 見 稿 )

  為貫徹落實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積極穩妥有序將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按照“邊實施、邊完善”的工作思路,分兩個階段做好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工作,實現積極穩妥有序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以下簡稱擴圍),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主體完善碳定價機制,優化碳減排資源配置,降低全社會碳減排成本,推動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啟動實施階段(2024—2026 年)。以夯實碳排放管理基礎、推動企業熟悉市場規則為主要目標,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監管,提升各類主體參與能力和管理水平。2024 年作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首個管控年度,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採用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產品產量(產出)挂鉤,不設置配額總量上限,將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範圍內。制定碳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指南,開展關鍵參數月度存證,夯實碳排放數據質量基礎;推動重點排放單位熟悉核算報告、核查、配額分配、市場交易規則,樹立“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

  深化完善階段(2027 年—)。政策法規體係更加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更加健全,各方參與市場能力全面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數據準確性、完整性全面加強;配額分配方法更為科學精準,建立預期明確、公開透明的配額逐步適度收緊機制。

  二、實施重點排放單位名錄管理

  (一)確定管控範圍。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管控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等產生的直接排放。水泥、鋼鐵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電解鋁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新增重點排放單位約 1500 家,覆蓋排放量新增加約 30 億噸。

  (二)確定重點排放單位。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中年度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達到 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按照以上條件,制定本行政區域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錄,並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報送,同時向社會公開。

  (三)做好係統開戶。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係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係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開戶。

  三、開展核算報告核查

  (一)制定核算報告和核查技術規範。生態環境部根據行業工藝特點、碳排放特徵、管理能力和減排成本等因素,制定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碳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指南,明確各行業關鍵參數分級分類管理要求,逐步推動企業開展對燃料、原輔材料等參數的高質量實測,對不具備實測條件的參數採用規定的缺省值替代實測。探索開展碳排放在線監測。

  (二)組織開展月度存證。重點排放單位根據所在行業核算報告指南要求,制定並嚴格執行數據質量控制方案,依法依規開展檢驗檢測,對關鍵參數進行月度存證,並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報送。實施“國家—省—市”三級數據質量審核,生態環境部組織各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月度存證數據開展技術審核,從源頭對化石能源消費量等關鍵參數進行嚴格把關。

  (三)組織開展年度報告核查。重點排放單位根據所在行業核算報告指南要求,編制年度排放報告,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報送。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重點排放單位年度排放報告開展核查,核查結果作為配額分配與清繳的依據。重點排放單位對所報告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

  四、實施配額管理

  (一)制定年度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制定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年度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在啟動實施階段,基於碳排放強度控制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將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範圍內。在深化完善階段,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優化配額分配方法,推動單位產品產量(產出)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

  (二)開展配額發放、清繳、交易。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年度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排放單位分配配額。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需按年度向所在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足額清繳其碳排放配額。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不再參與相同溫室氣體種類和相同行業的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碳排放權交易。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係統開展集中統一交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生態環境部負責牽頭做好擴圍工作,加強組織協調;各部門應結合實際,按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擴圍有關工作。建立部門間常態化協作機制,對關鍵問題及時開展溝通交流。廣泛聽取部門、行業協會、技術服務機構、企業意見,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

  (二)強化能力建設。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注冊登記和交易規則。拓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功能,全面支撐重點排放單位名錄管理、核算報告核查等工作。升級改造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係統和交易係統,提升係統穩定性和服務便捷度,推動逐步納入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係。面向技術服務機構和重點排放單位等市場主體,組織開展專門業務培訓。推動重點排放單位建立健全內部碳排放數據管理制度,配置專職人員負責碳市場相關工作。

  (三)強化監督執法。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監管作為地方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部門日常監督執法的重要內容。建立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與注冊登記機構、交易機構的日常協作機制,確保市場安全平穩運行。強化常態化履約監管,建立部門間信息溝通機制,持續跟蹤評估重點排放單位履約風險。組織開展碳排放報告數據質量強化監督幫扶,對發現問題拉單挂賬分類處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四)做好跟蹤評估。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定期評估機制,全面係統評估擴圍成效,總結擴圍先進經驗做法,為更好推動向更多重點排放行業擴圍奠定基礎。持續開展碳排放數據質量形勢研判,定期分析匯總各行業數據質量突出問題並及時提出優化方案。

  (五)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擴圍相關政策文件的宣傳解讀。充分利用中國碳市場大會、全國低碳日、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等平臺機制以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信息網等權威渠道主動發聲。鼓勵各地方和相關單位多渠道宣傳普及碳市場相關政策,為碳市場建設運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靜水)